自我认同
人都有一种自我认同的本能,若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追求不同,则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去贬低别人,去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认同。这种从内向外的的本能会认为现实中遇见的人大部分都很世俗和肤浅。
譬如不刷抖音的人会认为刷抖音的人低俗,无聊,浪费时间。
譬如看书的人会认为看电子小说的人在汲取文化糟粕。
譬如白领会认为工人做机械的工作是在虚度人生。
譬如天天撸铁的人会认为胖子不够自律。
譬如不玩游戏的人会认为玩游戏的人在玩物丧志。
这种例子太多,人们普遍对人物和事物的看法只停留于表面,武断的认为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很少去观察思考这是为什么。但你拥有一项技能的时候,起初你觉着也没有那么难,等到你擅长这项技能的时候,你就会受不了不会这项技能的人。
工人们每天干着同一件事件,这种大量且重复的工作换白领来做,耐受度会差很多,服从性也会更低。
一个说话总是能精确表达的人,几个词或许就可以概括需要表述的问题,但有些人会说很多乱七八糟,半天都说不清原委。那就说明会总结的人更胜于不善表达的人吗?某一天聊到某个事情,你会发现他比较更健谈,更能见到某件事请的真谛。
一个企业的掌舵人,并不一定是那个智商最高的人,但他一定是那个胆子更大,野心更甚的那个人。相形见绌,而最聪明的那个人往往成不了大事。
安贫乐道
刷抖音的时候,在评论区总能看见同一句话“为什么外国人过得这么快乐,难道他们没有房贷车贷吗?”。这是一种调侃,也是对当前社会的一种贬低。安贫乐道这个词按道理应该是个褒义词的,但渐渐我也觉得这个词看上去那么刺眼,精神生活的富足诚然可贵,但一味追求精神富足,不慕荣华,有这样高尚品格的人吗?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高塔,会不会一触即溃。
996的背后真的是一群愿意为公司奉献头发的愣头青吗?都在说教员时代,人人理想崇高,那是因为人人平等,现今阶级分化,还会出现这样崇高理想的人吗?想太多,说太多往往不是好事,就像我前面引用过冯骥在《感谢生活》里面的一段话“文坛上拉满带电的铁丝网,画苑里遍处布雷;笔杆好像炸弹里的撞针,摆弄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珍惜!诸君共勉!
评论 (2)
有一类人,待在信息茧房,却又自命清高。
貌似是这样的[捂脸]